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6-04-22
关于做好2016年陕西省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工作和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推荐工作的通知
2016-04-08
2015-05-21
关于做好2015年陕西省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工作和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推荐工作的通知
2015-04-15
关于召开2014年度陕西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新闻发布会暨揭晓活动有关事宜座谈会的邀请函
2015-03-17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15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从洞察到行动:掘金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全球领先,到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
在保健品市场不断增加的同时,保健品投诉却逐渐增多。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涉及老年人投诉保健品质量问题及虚假宣传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报告》中提到,老年人消费陷阱多,保健品是主要“坑老产品”。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市面上很多药品刻意标注出虫草、灵芝等“高大上”的药材,有的药品还打出少数民族旗号,如蒙药、藏药、苗药等。甚至部分经营者为推销药品,以专家或患者名义现身说法,标榜疗效快药效绝,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区别。
河南省营养保健协会会长刘洪生表示,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切忌听信会议讲座、街头小报的虚假宣传,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以致延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
不松懈的整治
保健品从专注老年人市场转向年轻群体,但仍有大量保健品依靠概念炒作、虚假营销抢占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严厉打击违规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2017年7月初,食药监总局等9部门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活动。
2016年8月开始,包括北京、广西、唐山在内的多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展开保健品流通领域的整治行动,但行动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主要为非法添加以及虚假宣传两方面。当时有分析提出,保健品领域整治将扩大到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资质、产品质量安全、广告宣传、互联网经营和违法推销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除国家相关部门逐渐加强违法广告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广告所涉产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督,强化食品购进渠道、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外,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要提升防骗意识。
在选购食品和保健食品时,消费者要认清包装上的“小蓝帽”和批准文号,警惕“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
版权所有: 陕西省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