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文件公告
保健品虚假宣传痼疾难除 几十元产品夸大宣传卖几百
来源:北京商报 | 作者:sxsmydcp | 发布时间: 2018-03-20 | 11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内保健品虚假宣传已经屡见不鲜,老年人群体更是成为受害的重点人群。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查处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案件1.2万余件。虽然政府持续重拳整治,但依然有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治病、保健的心理,以保健品冒充药品进行欺诈。分析认为,除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外,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要认清包装上的“小蓝帽”(即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要警惕“专家义诊、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

  暴利下的驱动

  冒充医院医护人员违法夸大宣传保健品功效引诱老年人购买成为当前保健品违法案件的惯用方式。经过一番夸大宣传,原本几十元的保健产品售价高达几百元。

  根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7万家,全国共查处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案件1.2万余件,涉案金额3.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中级法院对一起保健食品冒充药品非法诈骗案做出终审裁定,判处主犯潘某等人5-7年有期徒刑。涉案产品“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由山东省威海康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2011年经食药监总局注册批准,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110056”,主要用于辅助降血脂,标签的注意事项中明确标注“本产品不能代替药物”。

  2016年6月开始,上述产品在河南省通过冒充卫校实习生或其他虚假身份宣传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后,冒充医学专家、教授等身份,在故意夸大病情、隐瞒“康星”牌紫银蓝软胶囊仅获得保健品批号情况下,将该产品说成是药品,夸大治疗效果进行销售。在经过一系列虚假宣传后,产品售价为批发价的十倍。据南召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彭勃介绍,一些老年人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信以为真,以900元一盒的高价购买产品,而该产品的批发价仅为80-90元一盒。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虚假宣传是保健品行业的突出问题。国家食药监总局2017年12月底发布《关于10起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的通告》显示,洛阳九九龄醋业生产的99龄维他醋和南京美福天然药物公司生产的宁心牌红杞胶囊存在含有不科学的功效断言、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名义或形象做功效证明等问题。

  大而乱的市场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以及保健品市场不断扩容情况下,部分生产厂家和不法分子对保健品夸大宣传引诱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购买。

Copyright(c)2007-2015   陕ICP备07501393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 陕西省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心